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2)  抗日之血祭山河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mbook.cc/124292/28.html

相比捷克造的zb-26轻机枪,日本人的歪把子似乎显得有些过于怪异了,击时必须紧贴腮部,手必须承担机枪连发时全部的后坐力,这也就意味着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只适合进行确的点,如果连发扫的话,子弹会飞得漫天都是,所以后世影视剧中猪头猪脑罗圈腿的日本兵端着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冲锋的场面,高飞一次都没见到?

不过日军机枪组迅速在火力掩护下交替跃进的场景他却总能看见,如果不是弹尽粮绝,高飞还真不愿意使用大正十一式这种破烂货机枪,因为这种十分符合日本民族猥琐特的机枪竟然是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闭锁机构为楔闩横动闭锁?而不是时下最为流行的枪击后座?

大正十一式的楔闩位于枪机后部,由枪机框上的开闭锁斜面带动楔闩作上下起落运动,由于日本冶金技术的关系,大正十一年式机枪的枪管上带有一圈圈的螺纹状散热片,因为考虑到了后勤补给的便利和枪族概念,其使用与三八式步枪相同的6.5毫米五十步枪弹。

但是大正十一式使用的弹药却并非简单的普通步枪弹,绝大多数情况下,日本军方会考虑到连发情况下枪管过热损耗过快的问题,使用的是特制减少装药的机枪弹,标准型机枪弹。

高飞将五个收集自日军步兵弹盒中的五发弹桥反复的在已经看不出颜色的衣服上擦拭,这种弹桥供弹的方式使用起来勉强还算是方便。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它最为独特的是敞开式的弹斗供弹器,开放的供弹弹斗容量为三十发,弹斗位于机枪枪身左侧,可以容纳六个水平放置的五发弹桥,弹斗上方的盖子向下施加压力使最底层弹夹打完后叠在上面弹夹会进入输弹位置。弹斗底部的推弹装置将弹夹中的枪弹推向给弹口推弹入膛,依次反复。相比大正十一式的程较远,度较高,但枪弹威力不大。

不过最为致命的一点就是,大正十一式需要使用润滑油润滑子弹,弹壳需要润滑才可以靠枪机后坐提供的动能完成退壳。

因此每挺机枪上都配有一个油壶,子弹发前需要经过油刷给弹壳涂润滑油,否则非常容易退壳不畅,而且弹药必须保证清洁,这二点在实战中是很难得到保证的,日军机枪副手干的最多的就是擦拭子弹和给子弹涂油,涂过油的子弹在风沙较大的东北以及西北、东蒙一带自然可想而知,卡壳、半退、机构卡死等等问题层出不穷。

最让高飞接受不了的是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实战中存在枪管过热,而且还不能更换枪管?枪体结构复杂易出故障,命攸关,所以高飞也只能善待这个不好伺候的主,将每排子弹都小心翼翼的擦拭之后,又刷了一遍油,高飞将机枪稳稳的架好,瞄着夜幕中人影闪动的方向。

刚刚之前还在抱怨连敌人都遗忘了自己,眨眼工夫日本人就想起了爷们几个?方国忠想往手心吐口吐沫,但是口干舌燥吐了几下,也没吐出来,一脸晦气的方国忠手提着高飞缴获的那柄武士刀,另外一只手提着一捆日本人的八九式手雷。

用方国忠的话说就是***小鬼子整天抠b猫的,吃饭一小碗,喝酒一小杯,手雷都整飘轻一个?不一捆捆的丢容易炸到自己,就他娘的弹大方,全他娘的打给老子了。

李方民是第十八军下属第十一师侦察营的中校营长,其指挥的第十一师的侦察营号称“铡刀”!不过淞沪一个多月的血战下来,所部一直扮演救火队角色,编制八百九十人的李方民营也只剩下不到三百个弟兄了,这次又接到了这个九死一生的差事,对此李方民没有丝毫怨言,军人嘛!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自当挺身而出,挺身战死沙场也好过被日本人当猪狗一样屠杀。

李方民此番并没有将全营都带出来,因为过封锁线这种活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的,五十名敢死队员在他的带领下小心翼翼穿过了日军的几道封锁线,显然得胜在望的日军显得很松懈,因为杭州湾登陆的日军二个师团正大有势如破竹之态,胜利已经不在遥不可及了,能活着谁还愿意死拼?

尤其是那些已经连续在上海的死人堆里爬滚打了二、三个月的日军官兵,他们都在等待着庆祝这场空前并且辉煌的胜利。

当李方民接近零五七高地的时候,他本能的停住了脚步,因为遍地的尸体与凌乱的武器都还有被清理?这本不符合日军的作战习惯,日军每次战后都会派出辎重部队中的大行礼队去拖死尸,焚化之后按阵亡名单平均分骨灰,日本人的这一手让李方民感觉十分的惊异?那日本人捧回的骨灰每天早晚各拜一遍?结果拜得不是他亲爹?这是不是也太过恶趣了一点?

不过这是打胜仗的时候,打了败仗剁尾指后者一缕头发缠在上面,也算是白骨凯旋了,如果时间在允许的话,就把头盖骨带回去,不过在这里显然是日本人打了胜仗,但是既然打了胜仗却为何没有人来收拾残局?李方民认为唯一的解释就是零五七高地还有中国军队固守?不过这个解释可能吗?失陷数日,被日军团团围困反复扫荡攻击之下?还能有什么活人?

不过有一点李方民猜对了,因为高飞连续杀了日军大行李队的七名朝鲜人,所以这块被打行李队视为禁区,因为连番激战的原故,幸存个别散兵流勇亦是正常,为了绞杀这样的散兵流勇至少得付出几名皇军甚至更多的伤亡,而且死得还是朝鲜人,加之派遣军方面的刻意的淡忘


第十二章 死地求生(2)(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