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青云榜首有新人,还未登山已登顶。
不老洞这一脉,名不见经传的二代弟子许小仙,一唱雄鸡天下白,如同潜龙在渊,一飞上九天。
声名,震九霄。
许小仙睁开双眼,人却早已在青云峰顶。
好像闭眼、睁眼的刹那,就跨越了一座青云峰的距离。
仿佛走人观山道境,登顶一蹴而就,却又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像极了道家早已失传的十大神通中的六品转通术。
道玄经曾对早已在中州失传的道家十大神通有过只言片语。
六品转通术述,通玄观知悉达十方界域众圣处所,只如指掌,分行散影,虚空无碍,位次妙觉圣。
道玄经对于失传的六品转通术,仅有只言片语,言词晦涩,属于提纲挈领,真要去参悟,怕莫是想着空中楼阁,但无从下手,更无处捕捉。
大致意思是大千世界,位面虚空,悉数握于手掌之中,想到就能到,哪怕跨越虚空也没有丝毫阻碍。
道家大真人,缩地成寸,能意到身随的大神通瞬移,据说也是脱胎于失传已久的六品转通术。
道家魁首大昆仑就有一式分形散影神通,据说是六品通转术的残卷演化而来。
属于大昆仑三大镇山神通之一。
大昆仑年轻一辈中的道子,有小王母之称的阮南飞,就习得此神通,仅仅小成,俨然有了道家真人,身到意随的意境在里面了。
传闻小王母阮南飞施展此术,前一刻还在昆仑顶天池取水煮水,下一刻便到了三万尺大昆仑山下采雨露绿茶,折返后,绿茶上雨露未干,水也未开。
传闻传闻,九假一真,哪怕真有其事,也多少有些扯着牛皮画脸皮的意思在里面。
但脱胎于六品通转术的分形散影神通能作为,道家底蕴浩瀚如星辰的大昆仑,三大镇山神通之一,其中玄妙,自然不是仅限于纸上谈兵那么单薄无力。
青云峰在抱朴山三十七峰中,单论高度,仅次于主峰天顶峰。
就像是一支穿过云霄的通天玉桂,一枝独秀,傲苍穹。
高到动魄惊心。
青云峰的最高处,有一座八角凉亭,名为观日亭。
许小仙未上抱朴山之前,曾听师傅李大牛说过,青云峰顶有不下于抱朴宫望仙台的最美日出。
老道人说,站在青云峰观日亭,不但可以看到最美的日出,还可以俯瞰整个抱朴山,和抱朴城,也能将三千里河山景秀风景尽收入眼底。
当时年幼的少年多少听出了老道人嘴里那一抹,不似遗憾的遗憾。
上不得望仙台,看不到望仙台上的日出,哪怕青云峰的日出再圆再美,也终究不同。
就像是醉香楼牡丹姑娘双唇上,那一抹触目惊心的胭脂,再红,再艳,也总有抹不掉的风尘味,比不得清怜如百合的处子。
观日亭么?
有最美的日出?
许小仙没有走进人群,而是走到了观日亭下。
十数万人登青云梯,渴望龙门一跃。
真正登上青云峰顶的远远不足十之有一,满打满算也就两千人左右,除去先前登顶领了一颗筑基丹迫不亟待想要去炼化,已下山的修士。
青云峰顶,也就四百人左右。
四百留在青云峰顶,鱼跃龙门的抱朴山修士,可就真将人生百态,诠释得淋漓精致。
有人唾手可得,淡然然。
有人志不在此,心态观花走马般不经意。
有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龙门一跃后,痛哭流涕,戴德感恩。
或淡然,或冷漠,或憧憬,或恍若隔世再生为人。
交织成一副,与仙家两袖清风,肩挑明月完全不沾边不着调的画面。
护法长老周观井,一身玄袍配青丝,负手而立,眼神清冷的看着众人,平静道“有跨过筑基期,不需要那枚筑基丹的弟子,可以先拿一枚三日后入斩凡台的身份玉牌,再去翠青峰领取一碗安神茶。
安神茶比不得迷树花镜的宁神丹却也不是寻常茶水,喝上一杯,安神补脑,于领悟先天胎吸有莫大好处。”
先天胎吸,也就是服炁饮刀圭。
服炁饮刀圭出自于,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指修士修炼时,口中所产生的甜津,和黄庭宫所产生的元之炁。咽此津,服此炁,称之为服炁饮刀圭,属于筑基期以上修士,修炼吐纳的法门。
有一丝吸食朝霞玉髓的高深意味在里面了。
对于刚筑基,或还未筑基的修士,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道韵了。
有人领了筑基丹和身份玉牌就告辞下了青云山,有修士却在筑基丹和宁神茶之间踌躇不前。
老真人周观井清冷眼神变得肃穆,冷言道“修士修天道,与凡尘位高权重者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不同,理却同。
修行修天道,一步一阶,唯有走平稳了,才能拾阶而上,根基不稳,爬得越高,摔得也越重。
就拿眼前,我抱朴山试道大会来说,登青云梯,过斩凡台,然后斗阵取前三甲。照样是一步一阶,由简入繁。
登了青云梯,过不了斩凡台,还想着斗阵前三甲,甚至是望仙台上的天书石碑,
说痴心妄想倒不如说是自欺欺人。
尔等还不躬身自省?莫非还要自误?”
似乎一语惊醒梦中人。
陆续又有修士领了筑基丹、身份玉牌,告辞下了青云峰。
站在观日亭的许小仙没去听,没去想,也没有去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