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和谐社会禁止后宫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mbook.cc/17538/3.html

定而后动,不可轻信于人……财不可外露……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出门须带足小厮护卫……”

最后总结道:“若有不懂的或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可来找大哥。”

听安灵修唠叨了半个多小时,苏歌眼神都有些呆滞了,话唠真可怕。

等安灵修停下,苏歌才回过神来,答道:“好的,大哥。”

然后苏歌想了想,走到一旁的书架,取出几本封面破旧,纸皮泛黄的书来,小心翼翼地搬到桌面上,对安灵修招了招手,道:“大哥快来看,这是我新得的古书。”

大才子安灵修见了这些古书,便如同sè_láng见了美女有些走不动道,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低咳一声,清了清嗓子:“让我瞧瞧。”那几本书封面或是唐诗,或是宋词,或是汉赋,或是元曲,倶是厚厚一本。

安灵修上前小心揭开一页,仔细一看,铁钩银画,书法不凡,而内容更是不凡,简直是字字珠玑,笔墨生香。

见安灵修果然被这些“古书”吸引了注意力,苏歌微微松了口气,一时半会不必担心露馅了。

这些古书运用得好了,不仅能将安灵修的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走,还能断了女主刷名气的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斩一朵烂桃花——燕弘熙,顺便抹黑一下女主在慕容复心中的形象,简直是一举多得。

安灵修得了书便不肯丢开了,连心爱的弟弟都丢到了一边,全神贯注地盯着书看,细细品味着这些佳作。

苏歌望了望外面的天色,暮色四合,夜幕降临,远处的亭台楼阁慢慢变得朦胧起来,忙命安灵修身边的小厮回去跟大嫂带个话,说不定大哥要在康来院歇下了。

然后又命婢女上饭,拉这沉迷古书不可自拔的便宜大哥去吃饭,安灵修理都不理他,直到苏歌威胁他“再不去吃饭就把书烧了”,安灵修才不情不愿地去用膳,走得那叫一个一步三回头,而苏歌就成了那个棒打鸳鸯的王母娘娘。

当夜,安灵修连觉都没睡,蜡烛那是点了一根又一根,熬夜看完了唐诗,身体力行了废寝忘食这四个字。

第二天早上,苏歌到书房看见安灵修眼底的黑眼圈时,仿佛看见了一只圆滚滚,不由得感慨,这便宜大哥平时看起来也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进退有度,怎么一遇到好诗好文就变成这么一副痴样呢?

在剧情中也是,安灵修在读了安幼画“作”的诗词之后,就对她十分崇拜,平日里对她也多般维护。

不过讲真,安灵修要是不痴,也难以成就才子之名。

熬了一夜,安灵修依旧精神奕奕,见苏歌来了,少不了跟弟弟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这书有多么多么好,哪句诗写得特别赞,哪个字用得相当妙……最后决定将这些古书跟父亲恩师、知己好友一一安利,不,是分享一遍。

苏歌微笑不语,默默地听着安灵修bala bala,最后适时对大哥提出了活字印刷术,只推说自己是受人指点。

安灵修听苏歌将活字印刷术细细说来,便觉得大有可为,连声赞叹,双手击掌,兴奋地说道:“于我辈读书人有益!”

安灵修一时间也顾不得其他,连忙跟丞相爹禀告此事,大赞了一通苏歌。

丞相爹听了,姜还是老的辣,一下子想到了在活字印刷术的深远影响下,知识推广得更快,百姓读书成本下降,士族的地位就会大大下降,相对而言庶族的地位就会上升,此事于陛下有利,于天下也有利,虽然牵涉甚广,但操作得好了,于丞相府也有利可图。

丞相又细细思量了一番,确定没什么遗漏的了,立马派人去试验这活字印刷术是否有用。

一确定活字印刷术有用,丞相就进宫面见皇上,将此事一一道来,只是模糊了苏歌在其中的作用,毕竟他意不在官场。

皇帝听了果然很高兴,作为一个大权在握的帝王,他是绝不容许卧榻之侧还有他人酣睡的。这位自登基起就恨不能将所有威胁到皇权的人一一铲除的猛士,一直无奈于士族世家的谨慎和狡诈。现在有了活字印刷术,可能路径迂回了点,但只要达成目的也就无所谓了,这位苦心孤诣的皇帝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了。

可惜继位的燕弘熙只学到了他的冷酷无情,还只是皮毛,没能将他的手段心识还有大局观学到一星半点。

第5章 古代四(修改)

这一天,三月初十,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剧情中大长公主举行的宴会还是如期而至了。

丞相府自然也收到了请帖,杨氏带着安灵华和安幼画也一起去赴宴了。

大长公主和当今陛下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人又聪慧且淡泊名利,故而深受圣眷,她一发请帖,能来的都来了。

大长公主的驸马是镇国公嫡次子,由于没有继承爵位的压力,从来过得十分潇洒随意。跟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他不爱红袖添香,也不爱走马斗鸡,一心沉迷古董书画,跟公主成婚后,二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很快就如胶似漆起来。大长公主还拿出嫁妆来买古董书画和丈夫一起研究,天长日久,这位驸马也闯出了些名气,自号“水镜先生”。

这一次宴会在京郊的桃源山举行,桃源山原是大长公主的一处嫁妆,原名叫什么已经没有太多人知道了。世人只知大长公主成婚后和驸马一起给这座山改名桃源山,取自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又合了这漫山的桃花之意,因此桃源山之名很快


第3节(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