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肃!”
第39章
赵肃怔了怔。
先前徐时行中状元的反应还让他暗自取笑,可真轮到自己的时候,也没能淡定到哪儿去。
“少雍!”徐时行小声提醒。
他深吸了口,出列,行礼。
“你就是赵肃?”
“回禀陛下,臣正是赵肃。”
“朕听说,你是王学门人?”皇帝漫不经心的调子传来,殿内众人都为之一愣。
一般唱名,帝王问话,也就是走个过场,像前头徐时行和王锡爵两人一样,劝勉鼓励几句,但到了探花郎这里,嘉靖的话却仿佛带了点刁难的意味,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
赵肃思绪飞转,片刻定神,恭谨道:“回陛下,昔时阳明公创心学,毕生知行合一,为国尽忠,以此论,若忠于陛下,忠于国家就是王学门人,那臣便是王学门人。”
严嵩花白的眉毛微微一动,眼角瞥向说话之人。
站在殿中的少年,年纪还不及弱冠,但气度雍然,俨然比许多二三十的人还要沉稳些,更难得的是,他把王阳明扯出来,说如果像阳明公那样公忠体国就算是王学门人的话,那他也是王学门人,既表明自己的立场,又顺着帝王的话回答,一点儿也没有失礼。
殿中所有的目光一下子都凝注在自己身上,赵肃几乎觉得背部就要盯得灼烧起来了,可在皇帝没有发话之前,还得收敛表情,维持行礼的动作。
嘉靖似乎也没料到他会如此回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望尔记得今日说过的话。”
声音很平和,没有不悦,赵肃暗自松了口气。
接下来是二甲第一的名字公布,叫余有丁。
赵肃对此人无甚印象,但他能被钦点为传胪,才学必然也是佼佼者。
公布完榜单之后,礼部会代天子设琼林宴,犒劳读卷官们和新科进士,这时候赵肃他们四人要穿着大红袍,跟着鼓乐骑队穿过街道,在全北京城男女老少的注目与欢呼声中去赴宴,这是作为头四名的福利,但赵肃骑在高头大马上,却觉得自己有点像马戏团里被围观的动物之一,还得摆出个笑脸左右作揖,像陈洙得了二甲第二,就可以跟着其他人先行到礼部那边,而不必跟赵肃他们似的游街。
宴会自然是很热闹的。
如严嵩那般年纪也亲自到场,代表天子和内阁对诸位新科进士们表示祝贺,他虽然为官不仁,但是在书画上的名声却极高,许多人想求一幅大作而未得,所以此番到场,有人暗自腹诽,也有人引以为豪,还有的想着找个机会去严府上套套近乎,以后仕途自然也就平步青云了。
其余还有徐阶、郭朴、袁炜等阁老,则对众人祝贺之后又温言鼓励,说些以后要尽忠报国之类的话,尤其是徐阶,无一丝架子,无论是对赵肃这样的老熟人,还是三甲里排名靠后的同进士,态度都是和蔼可亲的,比其他阁老又多了一丝平易近人,自然收获无数好感,赵肃若不是和他打过交道,知道这位徐阁老的城府之深,只怕也要像其他人那样觉得徐阶很好说话了。
作为会试主考的高拱、陈以勤,也是要入席的。先前的舞弊案让两人苦不堪言,虽然知道是严党作的手脚,却碍于对方势力庞大,也无证据,只得捏着鼻子自认倒霉,但此时再见严嵩和袁炜,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高拱拉着赵肃等新科进士们说话,却不屑过去和阁老们寒暄,如此喜恶分明,让赵肃暗叹不已。
一场琼林宴,阅尽官场各色人生,从此自己也要步入这里,成为无数大明官员中的一个。
他来到这里已有六年。短短六年之间,从一个三餐都吃不饱的寒门庶子,一跃成为新科进士,一甲第三,换了从前的赵肃,只怕想都不敢想,而母亲陈氏,乃至长乐县的许多人,也绝对没有料到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消息一传回去,只怕全县轰动。
但赵肃知道,这仅仅是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名次考得好,只能代表你的起点比较高,但不会保证以后也能一帆风顺,有些人虽然是二甲出身,却能后者居上,靠的全是机缘和能力。
在往后的岁月里,自己将面对的,不仅仅是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还有许许多多的潜规则。官职小了,你要往上升迁,就得阿附上官,得左右逢源;官职大了,还要防止别人在背后捅你一刀,一旦站错了队伍,等待自己的,不止是丢官弃职,还有流放充军,连累亲族。
这个时节,许多花卉都已经盛开,赵肃坐着的位置,身后正好是一棵梨花树,风一吹来,满树梨花簌簌落在红袍上,红白相间,郎君俊秀,分外惹眼。
他看着杯中荡漾的美酒,深吸了口气,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被眼前短暂的荣耀所迷惑,许多人往往就死在这上头。
“想什么呢,神情如此严肃?”王锡爵凑过来问。
他抬起头,恰好看到对面桌案的陈洙也正瞧着自己,四目相对,对方朝他露出微笑,笑容里包含着关心和探询。
赵肃心头微暖,也回以一笑,表示自己没事,一边回答王锡爵:“没什么,就是在想我们会被分到哪里去任职。”
王锡爵道:“旁的我不清楚,但进士前三,若无意外,必是进翰林院任清贵之职的。”语气之中有着掩盖不住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