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搜肠刮肚半晌也想不出看法,只得说:“父皇,儿臣不精于此道,不好献丑。十四弟在兵事上颇有见地,不如让他来说。”
西藏之事胤祯与曹顒介福等人商量过,这次问题拐到胤祯头上,他也不慌张。
“皇阿玛,儿臣以为,西藏之事不仅在于藏王和桑结嘉措,更要看到西藏背后的准噶尔。据儿臣所知,噶尔丹虽死,准噶尔却并未一蹶不振,而是在蓄兵谋志。噶尔丹生前与桑结嘉措有往来,这说明准噶尔对西藏一直有谋划。”
“十四爷年未弱冠,有这见地确实不凡,可准喀尔?”索额图笑,“十四爷是不是想的太远了。西藏蒙古那么多部落你不担心,为何偏偏认定是已经衰落的准喀尔。”
“索大人,你自己想的近,还怪人家想得远不成?”明珠跟他拧着来。
“十四阿哥,继续说。”康熙打断两个吵架的老小孩。
胤祯丝对质疑毫不以为意,笃然道:“要判断也不难。有兵有粮,全部落上下有战意,有意图,距离不远不近,与西藏结交甚密的部落,除去大清结了大仇将来必有一战的准喀尔,就没有别的地方了。”
众人目光奇异,都像是第一次见到十四阿哥。
“西藏宗教权与王权皆弱,这对我朝而言似乎相当有利。诸位大臣这么看,我也这么看,”胤祯将手按在桌上,“但西藏政权衰弱,对我朝的敌人而言,同样是好的。”
十四阿哥年纪小,相貌青稚,在内阁资历浅,说话的声音也不算大,但诸臣听于耳中,却无法不震动。
“西藏虽心向大清,但究其实力,只能做个墙头草。因此大清不应只等西藏自行解决问题,而应在西藏成为他人口中食前加强兵力,使西藏真正为我所有。如此即可无内忧,又可借其作为屏障抵御外患。”
内阁静了一会。
“十四阿哥的观点,确实,别开生面,”熊赐履斟酌用词,“可是一来,十四阿哥只是猜测,二来,此事瞧着不急,大清现在也抽调不出兵力啊。”
胤祯笑道:“熊大人,无凭无据叫猜测,有凭有据叫推断,你说可对?况且事发于微,成于著。若现在解决,不过几千兵马便可。等问题越来越大,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恐怕几万兵力也不够。倒不如趁早,您怎么看。”
“这……滋事体大,仓促不得,还是要缓缓图之啊。”打圆场的熊赐履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思。
除了神游天外的太子和发呆的胤褆,索额图、胤禛、胤禩、及明珠等人都觉得有些道理,可一时之间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支持。
大家都惯于在伤口起泡发脓时去处理,而在微有萌芽的时候,总是惰性的想着,说不定问题渐渐就没有了呢,说不定只是杞人忧天,根本不会发生呢。
康熙笑呵呵的为胤祯送台阶:“朕今日才知道,朕的十四阿哥竟是个大才。不过你到底年轻,比不得他们几个老成谋国啊。你的大论,朕且留着,你过几日写个详细条陈给朕看看,权作补充。你年纪还小,先跟他们学几年,丰善思路,加厚底子。日后打仗,必少不了你的。”
大清几名执政中枢定下最后方针:安抚为主,威慑为辅,争取以最小的付出和牺牲,换取最大的利益。
这是文人的通病,总觉得有什么法子可以出最小的力,得最大的利。结果往往是买了最便宜的货,捅了最大的娄子。
胤祯也没什么不甘。他和曹顒等人早就猜到这个结果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的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