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德国上海  相思长恨歌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mbook.cc/31557/242.html

>

于是,中巴车立即向德国著名城市科隆出发了。

“各位朋友,在前往科隆的途中,我先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科隆。”

中巴车开动后,导游小罗拿着话筒对金秋团说:

“科隆是德国是德国第四大城市,也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

科隆始建于古罗马帝国时期,经济发达,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

欧洲的历代诗人,为它写下过无数优美诗篇。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科隆创办了《新莱茵报》。

在欧洲,有这样一个说法,叫做——‘没到科隆,就等于没到德国’!”

“嗬嗬,科隆在德国这么重要啊?它是不是象中国的上海?如果外国人去中国旅游,我们也可以说,没到上海,就等于没到中国?”

还是那位山东大汉刘总,听了导游对科隆的介绍后,坐在座位上插了一句话。

“对,你这样比方完全正确!”

导游小罗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介绍说:

“科隆市区横跨莱茵河两岸,就象我们中国的上海,整个市区横跨在黄浦江两岸一样。

科隆市人口不多,总共是99.8万;面积405平方公里。

它是一个以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大教堂闻名于世的城市。

特别是屹立在莱茵河岸的科隆大教堂,全高157.8米。

它有两座哥特式尖塔:

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双塔教堂。

科隆大教堂的名字叫“圣?彼德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竣工于1880年。前后历时632年,被科隆人戏称为‘永远不能完工的教堂’!

同时,“圣?彼德大教堂”还有个别称,叫‘炸不倒的教堂’!

这是说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联军于1945年大举反攻德军时,科隆几乎被夷为平地了,但是,最为奇怪的是,科隆大教堂周边的建筑都被炸毁了,唯独科隆大教堂幸免于难,仅仅被炸坏了小小的一个尖角。

这个小小的尖角,在二战结束后,很快就修复了。

圣?彼德大教堂包括五个殿堂,以及一个围绕圣坛建造的、带有三个偏堂的回廊。

圣坛至今保持着初建时的模样,是中世纪德国教堂中最大的圣坛。

圣坛上的十字架,也是欧洲大型雕塑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珍品。

目前,圣?彼德大教堂,已成为科隆市的象征,同时也是各国游客向往的名胜。

科隆市的核心,也就是科隆市的内城,坐落在莱茵河的西岸。

科隆市的名胜古迹和繁华商业区,基本集中在内城。

而科隆大教堂呢,正处在内城的中心。

大教堂周围交通繁忙,小汽车和公共汽车川流不息。

十几年前,科隆人建了个教堂平台,使这座建筑物与嘈杂的交通相隔离。由此形成了教堂广场,并成为当地人和旅游者的聚会中心。”

“喂,小罗,我对大教堂不感兴趣,你能不能介绍点别的内容呢?”

听到这里,那位刘总又插话了。

“哦,大教堂我已经介绍完了。”

导游小罗对刘总打断自己介绍的行为并没有表示不满,她朝刘总笑笑,继续说:

“其实,科隆也是世界各地游客购物的天堂!如果大家想在德国购物的话,可以到科隆的‘步行者天堂’去,那里也叫霍耶街。

在‘步行者天堂’,有德国著名的科隆香水和各种高科技礼品。好了,今天参观了一个上午,各位都辛苦了。为了不打扰大家休息,科隆就暂时介绍到这里了。”

导游小罗看见金秋团成员中,不少人露出了疲态。

就连一贯精气神十足的山东大汉刘总,和他的两位老乡脸上,也露出了困倦的神态。

最突出的,是坐在丽萍身边的梦都,已经头靠座椅,鼻孔中发出了均匀的酣声。

导游小罗知道,这一定是他们四人昨晚二次去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时,因某种原因而影响了体力。

为了不影响团员们的休息,导游小罗便适时停止了对科隆的介绍。

于是,在安静的环境中,中巴车沿着荷兰通往德国的高速公路,平稳而有节奏地向着科隆疾驰前进。

中巴车上的游客们,也在平稳行进的旅途中,东倒西歪地打起了瞌睡。

下午三点多钟,中巴车进入了一个服务区。

人们照例是下车撒尿、喝咖啡、参观服务区柜台里的土特产。

休息一刻钟后,大家集体上车,继续睡觉。

一路无话,中巴车在高速上又行进了约两个小时,果然如导游小罗所说,于下午五点四十多分抵达了科隆!

正是金秋十月季节,朝科隆城西边望去:

泛红的太阳,仍然游弋在布满红霞的空中。

太阳相距远方的山峰,还有好几根竹竿的高度。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


第二百三十八章 德国上海(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