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家的午饭晚饭一般都是薄粥,虞家也就主随客便了。这种季节,田里的水稻还正在灌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有粥吃已经是极不易了。
翁家虽然是务农为生,却是佃农,只种着两亩水田,又是交租又是交人头税后,剩下就微乎其微了。家里女人们纺纱,挣得也不多,只是山上倒还有一小块竹林,一年四季也有点出产。
江羽也懂得这种道理,但是吃了半碗,往粥里浇了点河虾螺蛳汤。又借口再去添一点,就离开桌子,找小狗去了。
不管怎么样,小狗总不能饿着吧,平时她总是大大方方地拿饭去喂小狗,但是今天翁家人在,总得照顾人家的情绪。
由于有荤汤,小狗吃得格外带劲。江羽心里感叹着,得给他的狗弄点口粮,不能总让它跟着吃素。
饭后,江羽悄悄地找到翁忠桂,说道:“翁大哥,下次有去摸螺蛳捉河虾这种好玩的,也带上我啊,天天在家闷着人都要发霉了。”
翁忠桂笑着说道:“好啊,下次我带上你,正好也带你去村里和村子周边熟悉熟悉。”
“太好了,那什么时候会再去呢?我要做什么准备?”江羽期待不已。
“这几天可不行,大雨后,江河都涨水,河岸边的土松,比较危险。溪流处也一样,山上的水下来,水流又急又大。”
“那今天吃的那些呢?”
“那些都是前几天摸来的,已经在家养了几天了,泥都吐出了,所以吃着才没有土腥味。”忠桂解释道。
看来还是得等几天。
这时候,翁大哥的娘也回来了,还是背着那口破锅。据说那锅实在破得不能补了,补锅的建议她把破锅当废铁卖了,再买口新锅。翁大娘是个没主意的,身上钱也没带够,于是就原样背回来了。
翁忠桂不想让她娘再辛苦奔走一趟,于是就自己带够钱,背上破锅,急着赶路去了。
走之前他叮嘱妻子道:“晚饭不能再继续麻烦人家了,不管怎么晚,都得等我回来。”
江羽家租的屋子里,本来有三间是做了房间的。搬进来的时候,按宁云的意思,把一间稍大的做了书房。其他一间江羽住,另外一间是宁云和文清。
虽然房间都不大,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床了,比起钱塘县那会儿,住房条件却是好了很多。
这会儿江羽正在书房,拿出一幅字反复研究着,正好宁云进来给萍儿找启蒙的书。
“羽儿,这是今天写的吗?快拿给我瞧瞧。”
江羽来已经来不及收了,只得拿出来给她看。
“这是爹爹的字。”
“嗯,是爹爹去的那天给我的。”江羽轻声说道,她之所以不把这个给宁云看的一个原因之一,就是怕宁云她睹物思人,心里难受。
还有一个原因么……
这幅字的内容其实是取自《周易》的一句话: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本来江羽以为这是虞易钦安慰她的话,让她们不必为他的去世而一直伤心,鼓励她们用进取的心态好好生活的意思。
直到最近,她在虞家藏书中发现了一本易经,里面有虞易钦自己朱砂笔做的注释。
在这句话后面的注释的意思是:如果能确遵循天地之道,言行举止与天地之道相符,为人处事立世就不会违背天地之道。
直到临死前才给她写了这幅字,当时也没有给她任何解释,后来是她自己翻阅到了虞家那本有独家注释的易经。难道虞易钦早已经知道她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不过也正是这样,江羽做事情小心了很多。她常提醒自己不能做出与时代不符的事情,比如,那些辣椒。
自从去年初冬得到种后,就一直等着机会种植。也幸好辣椒一年可以种两季,所以,在这里二月底开始育苗。为了成活率,她是种在盆里的。
眼看着辣椒果已经从青渐渐泛红了,她都不知道怎么办,除了自己偷偷当调料用,还能做什么?何况,又不允许她做饭,当调料用的机会都没有了。
宁云看着这幅字,也久久不语,她想了很多,也许明白了父亲意思。
半天,才轻启朱唇,悠悠说道:“羽儿,你以后在功课之余,可以跟翁大哥四处转转,与村里人走动走动,或者学点农活都是好的,只是不许太调皮。”
什么?江羽没想到宁云会有这样的提议,早知道就早点拿出这幅字来了。
几天后,吃过早饭,楼文清竟然塞给江羽一个水煮蛋,还是热的。不确定她的意思,难道是给自己补充营养?似乎她家也不缺这个呀,何必特地塞给她。
这时候,翁家的萍儿从虚掩着的围墙门门缝里挤了进来,就她能在虞家来去自如。
萍儿见到江羽,特别激动地说道:“钱叔,快伸手。”
“是什么?”江羽怯怯地伸出手去,随时做好抽回手的准备。因为她看见萍儿两只手背在身后,不知道是藏了什么东西。
谁知道她会不会突然拿出背后藏的东西,往江羽的手心里放一只青蛙或者一只甲虫什么的。
“给你。”江羽想多了,萍儿倒是没有这样做。她伸出来的手心是朝上的,上面也是一个蛋。
“给我的?”
“嗯。”萍儿浑身一股英雄豪气。平时常在虞家得到一些好的,今天她也能给江羽好东西了,她特别开心又自豪。
江羽碰了碰,也是还有点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