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妻殤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dmbook.cc/61296/4.html

始琢磨起来。

她开始痛恨自己邀请他们去什么ktv,还要喝那些乱七八糟的酒!如果不是这样,自己怎么会失身?!

梅如雪知道自己是不胜酒力的。

梅如雪自幼就从不碰酒,什么酒都不碰,因为她那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父母认为喝酒不好。不要说她,就是她的二个哥哥也从来不敢在父母面前喝酒。他们家无论什么酒席,都是不喝酒的。

连结婚时梅如雪也是“以茶代酒”。就是那个外国人jack来“胡搅蛮缠”,也被何栋梁毫不客气地挡了回去,其他人自然不会再自讨没趣了。

何家的所有长辈倒是挺喜欢她不喝酒,虽然他们家谁都喝酒——何栋梁的二个姐姐也不例外。

但是,酒这样东西,对他们夫妇来讲却有着不便为外人知道的特殊用途。

是新婚第二夜——第一夜时何栋梁喝醉了。对着娇艳如花的美妻,何栋梁说着诸如“秀色可餐”之类让梅如雪羞涩无比、陶醉无比的话时,她主动陪着丈夫喝下了人生第一口酒。然后,趁着酒力,他们开始了甜蜜四溢、激情荡漾的“周公之礼”。

以后,当两情相悦又或者吵架后,他们都会从一杯红酒开始幸福的夫妻生活,各种高档红酒就成为他们夫妇的闺房必备品之一。

因此,对于梅如雪来讲,酒及之后对身体产生的作用,往往是启动性细胞的捷径。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清楚吗?梅如雪痛悔不已!

但她还是想起了“酒能乱性”这句首先由母亲告戒自己的话,于连是否也是如此?

梅如雪想得头疼!她现在有什么理由怀疑不是“误会”呢?

突然,梅如雪想起何栋梁,不由得又吓出冷汗来了。

何栋梁不论出差到哪里,每晚都会有电话或信息问候,结婚十年,一天都没有拉下。即使是吵架最激烈的时候,也照样有问候。

梅如雪匆匆结束冲洗,上到三楼自己的卧室查看来电记录。那是他们夫妇专用的电话线,谁都不知道号码,即使是双方父母。还好,来电还是前几日的。然后又急匆匆奔到底楼,从包里拿出手机,上面提示有四条未读信息。

第一条信息是昨晚11:30,发信人是“于老师”,内容是:

“梅姐:不知道我还有没有可能这样称呼您,但还是鼓足勇气给您发这条短信。我没脸再见您了!刚才,我已经和田老师说好,下周开始由她辅导您孩子的功课,如果您同意的话。我可以开始搞自己的培训班。”

第二条信息是昨晚12:30,发信人是“依靠”,内容是:

“雪:今天太晚了,就不打电话了。明天你醒来后看到这个信息,就当是我给你的亲吻。爱你!祝你明天玩得愉快!”

第三条信息是昨晚1:15,发信人是“于老师”,内容是:

“梅姐:我知道您不会原谅我,连我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这种行为实在太罪恶、太可耻了。如果您想惩罚我,甚至到警察局告我,我都接受,也一定会配合您。也许,这样也可以让我稍微安心。”

第四条信息是昨晚3:15,发信人是“于老师”,内容是:

“对不起……”

梅如雪看过四条信息,百感交集。唯一安心的是丈夫不会发觉曾经发生了什么。

深夜12点15分,又是这种多次出现的时间,还是使梅如雪的眼泪夺眶而出。

出差时,何栋梁一般是上床后才给梅如雪问候。这个时间,梅如雪在刚开始时相当担忧,人怎么能经常这么晚睡觉?后来逐渐演变为愤怒,指责何栋梁不应该这么晚睡觉。而现在,更多的是愧疚!

丈夫经常这么晚睡觉,自己又为他分过什么忧?!是和别人胡混、甚至和别的男人瞎搞吗?!

可是又能怪谁?现在应该怎么办?

梅如雪哭了一会,开始认真考虑起于连的提议。这个混帐看来昨晚没怎么睡觉。

田老师这个人,梅如雪是知道的,几次和于连他们聚会,她基本在场,梅如雪和她聊得也比较投机。最初的时候,田老师是副校长同时推荐的几个人选之一,是于连的学姐,在学术上要比于连好一点。但是,不知是什么原因,丈夫还是选择了于连,梅如雪也懒得去问,反正丈夫安排的都不会有问题。现在,于连提出由她来接替,梅如雪觉得问题也不会太大。

这样,以后和于连就不再见面了,也好,省去了很多尴尬。自己也实在不想再看见这个混帐,管它是不是误会。

至于告到警察局,梅如雪想想都头麻。这种事情瞒都来不及瞒,要弄得众所周知吗?

不过,于连安排得还真妥当,连何栋梁或其他人问起的说法都想好了。谁又能阻止别人创业呢?何栋梁当然也不能。

梅如雪叹了口气,删掉了于连刚才的三条信息和以前的所有信息,而后索性连于连的电话号码也一起删掉。

她决定先去喜欢的那家餐厅美美地吃一顿,再去喜欢的那家美容院放松放松,最后去公婆家,和宝贝们在一起!

她现在唯一的担心,更换了老师,宝贝们会欢迎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那一夜,于连痛苦辗转、无法成眠。就在不久前,如果有人做了他现在准备做的事情,一定会被他严词斥责、痛加鞭挞。

虽然经济条件和大多数人不能比,但于连从小就有很好的家教。

他的父亲是个生产队


第4部分(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